褚时健 照片
1928年出生的褚时健,被称为中国的烟草大王、橙王,2019年3月去世,其传奇一生、起伏跌宕的一生,特别是从被判入狱、身陷囹圄到成为中国”橙王“,这段经历尤其令人钦佩,
“文革”时期,以“摘帽右派”身份担任过嘎洒糖厂的厂长的褚时健,一年就使亏损的糖厂盈利30多万元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,担任云南红河烟草厂长的褚时健,亲身参与并掌控产供销每一个环节,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。到九十年代中期,他已经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,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。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,年创利税近200亿元,“红塔帝国”的权力全部集中到褚时健手里。
然而,1999年1月,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,随后2000年前后,他就以身体有病原因被保外就医。到此之止,可以说褚时健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随的一代企业家,其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,也因经济犯罪而陷入人生低谷。
当然,褚时健的创业历程如果到此打住,他也就不可能被称作“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”,他也就和众多上世纪涌现出的那些企业家一样归于沉寂。
他最令人敬仰之处,就在于哀牢山上戴罪之身再创业。
保外就医后,褚时健和妻子在哀牢山承包了两个相邻山头,开凿了一个2400亩冰糖橙园,是当地最大的农场。70多岁出监狱,他辞掉了众多烟草公司的聘请,不选择烟草业老本行,而是搞起了农产品种植。
随即,这枚小小的橙子曾在北京创下24个小时之内销售1500箱、超过7吨的纪录,也曾经国内一些知名人士微博转发而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。已经年届86岁的褚时健的二次创业,让人在感慨之外更多的是感动。在关于褚时健“舍烟草种橙子”的创业过程中,体现出一个优秀企业家最难得的优秀素质。
我欣赏褚时健的原因,可以归因于三个方面:
一是从失败中崛起的实业家。巴顿将军曾说过,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,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,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。褚时健屡败屡战,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,正是当下众多企业家最为缺乏的品质。而褚时健曾作为”右派“被打倒,又曾因改革初期众多不被社会接受的做法被非议,还曾因为经济问题被判处无期徒刑,但这些都被他踩在脚下,在他的晚年,他再一次战胜自己,再一次从零开始而崛起。假如换个一般人,或许早已一蹶不振,戚戚然了此一生。但褚时健却不屈不挠、自强不息,表现出真正的企业家、实业家品格。
二是老骥伏枥的践行人。昔日的辉煌代替不了今天的努力,这是褚时健令人钦佩的另一个方面。昔日“红塔”烟草造就了褚时健的英名,但出狱之后,他不是借昔日威名而去东山再起,而是另辟新路,白手起家,这才是企业家应当具备的顽强开拓精神。
三是什么都阻挡不了学习的步伐。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,为了攻克种植技术难关,不分昼夜啃书本、学技术,亲自研制施肥配方,实实在在提高产品品质,扎扎实实做东西,这都体现了他的实业精神。褚时健从“烟王”变身“橙王”,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,利润超过3000万元,固定资产8000万元,跟他种橙的110户农民,每年可以挣3万到8万元。他的这种顽强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。
ZhaoCaiLun.CoM招财轮创业网